当前位置: 青春风采 正文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走进大桥村蜀蚕文化:桑田织梦,丝路启航

浏览量:213 时间:2025-09-19

7月8日22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校团委天府青年队赴成都市金堂县转龙镇大桥村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聚焦“种桑养蚕特色产业发展”“蜀蚕非遗文创推广”“乡村蜀蚕课堂建设”三大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文化创意等形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上世纪70年代,种桑养蚕成为大桥村每家每户特有的风景线,大桥村以其深厚的种桑养蚕历史与非遗制作技艺而闻名。为更好宣传大桥村蜀蚕,推动当地桑蚕产业振兴,天府青年队与大桥村党委副书记杨华金在大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专题座谈会。会上,天府青年队提出以“桑叶茶精深加工”“蚕茧非遗文创开发”“手工蚕丝被技艺传承”三大板块为核心的宣传方案。

 image.png

杨华金副书记给天府青年队讲述大桥村发展现状

7月9日,天府青年队跟随非遗传承人卿烈兵师傅来到蜀蚕文化馆学习从选茧、煮茧到缫丝、制被的全套传统工艺。同时,天府青年队采用全程跟拍形式记录,利用镜头语言讲述匠人故事,以及发挥各成员专业能力,助力蜀蚕文化馆“直播带货”。

  image.png 

天府青年对学习制作蚕丝被

7月14日,在卿师傅的带领下,天府青年队在蜀蚕文化馆学习制作蚕茧文创产品,成员发挥动手能力将蚕茧创造出花卉造型、卡通等形象,成员还尝试将蚕茧与现代饰品相结合,创作出兼具传统韵味和时尚美感的作品。

为拓展产品销路,团队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制作过程进行了全程记录,并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成品进行展示和销售。调研数据显示,本次活动制作的蚕茧文创产品共获得线上观众46972人次观看,线上成功交易订单47笔。

image.png

天府青年队制作的蚕茧手工艺品

7月21日,天府青年队与大桥乡村“两委”携手开展蜀蚕乡村课堂,并邀请到当地16名小朋友参与课堂中。以沉浸式体验教学为乡村儿童开启了一扇认识蚕桑文化的新窗口。

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们完成了绘画创作《我的蚕宝宝朋友》。活动结束后,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被汇编成《童眼看非遗》画册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这种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儿童语言的教学方式,让传统文化传承有了更年轻的表达。”

image.png 

小朋友画心目中的蚕宝宝

此次实践,天府青年队的成员们不仅见证到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蜕变,更以乡村振兴积极贡献高校智慧与青年力量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大桥村桑蚕产业发展,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助力蜀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蓬勃的生机

 

团委宣传部:侯思晗

摄影:冯艺、袁玲惠

初审:詹丽梅

复审:卢伐

终审:颜芳

2025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