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来袭,蒲公英学生成长中心心理防护小贴士来帮你! ——5个实用的心理防护小贴士
浏览量:3114 时间:2020-02-10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吗?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蒲公英学生成长中心5个心理防护小贴士来帮你!
贴士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风暴里,同学们如何调适自己的烦燥恐慌等情绪?
首先,尽可能的照顾好自己。
1.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提升身体免疫力。
2. 给自己制定一个舒适的计划清单,并执行它。平日同学们喜欢做的事情,列出来,执行它。如,看书、追剧、听音乐、写字、学习新技能,玩一些不费脑子的小游戏、运动,聊天,联系亲友等,找出令你愉悦的事。
其次,处理负向情绪。
1. 避免睡前刷事件信息,减少因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深夜我们心理防御机制相对薄弱,情绪容易唤起波动兴奋,因此尽量避免睡前查看相关信息,给自己一个好的睡眠。
2. 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3. 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 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哪怕你被隔离,也可在隔离地方做做运动,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
4. 进行正向思维。
面对疫情时,相信采取科学防疫措施,遵循科学规律,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同学们可以运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不要只往坏处看,很多文章也许只是在贩卖焦虑。注意每日的资讯中,其实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的。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保持对前景的盼望。疫情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
同理,当同学们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建议你继续正向思维: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同时,我还可以提醒我的亲人,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戴口罩,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
贴士二、如果遭到住院隔离,应该如何调适自己?
“隔离”对普通人而言并不寻常。面对一个陌生而且不确定的处境,我们常因自我环境控制力被限制产生不满情绪,又因空间封闭,孤立无援的恐惧感容易扩大。但是,它并不可怕,我们只是需要学习如何面对“隔离”。
首先,隔离期间,会出现哪些扰人的情绪?
1. 突然到来的人身自由限制,可能会造成暂时的慌张、不知所措。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
2. 可能会出现抱怨、愤怒。这时候,你需要给自己找一个适当的发泄口,比如:打电话给朋友倾诉。
3. 感到沮丧、孤独、被抛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找到有同样际遇的朋友,相互鼓励、倾诉、增强信心;或联系家人朋友获得心理支持。
4. 焦虑感来临。建议你用自己的信仰活动,或其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焦虑消退。
其次,隔离期间,如何抗压?
1.应该增加对自身状态的理解度。现在很多的反应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要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担心等负性情绪,这些是正常反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
2. 要保持稳定状态,比如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等;采纳积极的应对措施,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与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电话、网络交流和沟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能有愉悦感的事情。
3. 给自己制定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以及尽可能把生活品质维持在一个水平:有工作时段、休息时段、娱乐时段、运动时段、进餐时段等等,每日照做。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非常重要。
再次,隔离期间,如何稳定自己的心理状态 ?
1. 保持对他人的关怀。即使在隔离的空间内,你也依然可能成为一个助人者,能够找到帮助其他人的办法。
2. 保持与外界的沟通。让亲人朋友、学校老师知晓个人目前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到寻求帮助的人。同时沟通不管是与倾诉,还是记录自己的情绪日志,都会很有帮助。
3. 理性获取权威来源的内、外部资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谣言和耸人听闻的消息都是信心的隐形杀手,要提高警惕。
最后,如何适应自己的新身份:被隔离者?
就像同学们作为大学新生入学一样,你需要花点时间熟悉下新的环境、新的身份有哪些规范、权利和义务。对于没有被隔离的邻居,也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适应,短暂的异样眼光或人际距离感的变化是避免不了的,但你不必把别人的恐惧无知转变成伤害自尊的工具。
贴士三、如果家人遭受隔离,同学们该怎么帮忙调适?
1. 当你的家人出现疑似症状,需要隔离时,你可能会因为觉得帮不上忙而感到焦虑。但你们是可以通电话的,你可以在电话里鼓励他们,倾听感受,让他们减少孤单的感觉,给与隔离中处在不自语情况下的亲友更多支持和关注。
2. 你需要关注被隔离亲友的物质需求,除了食品、衣物等基本生理需求,也要提供书、音乐或电影等文艺材料,同时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
3. 如果你自己本身的情绪已经不太好,记得先关注自己情绪情感的需求,先调适好个人情绪,宣泄自己的压力,然后你才能去支持被隔离的亲友。
4. 对他们始终保持一种“适度”的关心。对他们的需求保持敏感,做到适时关切他们,但不要太夸张。如果感觉到了不寻常的情况,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卫生主管单位。
贴士四、如果自己或家人罹患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你该怎么做?
1. 做好防护,就近就医。
戴口罩,做好防护,立即就近求医,注意不要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到达医院后,遵从医嘱,配合医院的检测、治疗。在就医前,应该通知你的相关角色,包括学校(联系辅导员老师告知个人情况等)、相关亲朋好友、近期曾接触人士,为将来可能的住院、隔离、排查等措施做好准备。
2. 沉着冷静,做好相关准备。
在做上面这几件事的过程中,自我情绪管理相当重要,切记保持冷静。不要胡思乱想、老往坏处想,尽力做好万全准备,心态上要维持正面思考。
贴士五、如果邻居疑似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同学们可以做什么?
1. 首先冷静下来,回忆自己或家人是否曾与之有过接触或接近。如果有,请先进行自我隔离、观察,并做好相关生活事宜的准备。此时任何的情绪及烦恼,对你都是没有帮助的。
2. 如果你没有接触过,但可能你周边的人接触过病患,你可以友善地提醒他们,最近就不要有任何往来了,但态度要保持尊重、鼓励,避免人际冲突与摩擦。
3. 通知自己所在的相关社区、单位、公司,进行环境消毒和防疫措施。及时联系学校自己的带班辅导员老师,反馈自己的情况。冷静、关怀、鼓励是避免伤害的良方。
以上五个心理健康小贴士希望能够给同学们带来帮助,如果你觉察到焦虑、恐惧、担心的情绪强烈且无法消除,我们还可以适当找心理医生来缓解焦虑、恐惧。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各地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每条热线至少开通2个坐席,结合本地公众需求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
全国心理援助热线查询↓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蒲公英学生成长中心
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