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校区】心理之路,勇于前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浏览量:2827 时间:2016-04-12
为进一步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今年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工作,推动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工作会议于2016年4月7日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我校积极选派学生发展中心老师、蒲公英学生成长中心负责人常荣老师参加本次会议,与各高校心理系统骨干教师交流学习,以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会议伊始,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陈秋燕教授致欢迎词,由心理专委会副主任李媛教授传达了2016年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工作要点。
强调“四化”:机制规范化、活动品牌化、师资专业化、咨询个性化,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提出了“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三个关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工作要求的关键词,同时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加强危机干预机制,做到“四建四早”:建机制,早了解情况;建体系,早干预;建队伍,早解决;建平台,早发现。
接下来各研讨工作由各校中心主任主持开展,研讨内容主要围绕5·25心理健康活动主题、科研工作、、培训工作、课程教学工作以及其他。
为使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具有特色且富有针对性,四川师范大学通过主题征集的活动选以“5·25遇见更好的自己”为题开展,并承办开幕式和闭幕式;成都大学采取沿用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方式以及将心理课程成设为必修课的途径达到目的;成都理工大学通过布置照片墙、时间的胶囊心理知识比赛(笔试)的方式吸引同学们的眼球;电子科大的“园艺践行 感悟生命”心理健康活动以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最终,各高校代表并未对活动开展给出明确主题,但对活动开展需要以理论为支撑,符合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这一观点达成一致。
对于科研工作,高校教师提出了拥有科研思维,明确科研导向,以工作创新促进科研,以科研成果提升工作能力的想法。专委会未来的培训方向也根据各高校中心的需要进行了罗列,包括课程培训、危机干预培训、心理咨询实务技能培训、学生团队搭建平台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政工作的有机结合等,针对以上需求点,高校心理专委会将为各高校提供学习交流服务平台。
最后,由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吴薇莉进行了大会总结,本次会议圆满结束。我校也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开展中,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高的台阶。
学生发展中心
蒲公英学生成长中心
2016年4月11日